起诉不还钱的人需按以下步骤进行:
收集关键证据
包括借条、转账记录(银行流水、微信/支付宝记录)、聊天记录/通话录音(证明借款合意及催款过程)等。若涉及大额借款,建议提前申请财产保全以防止对方转移资产。
确定管辖法院
一般为被告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(连续居住满一年)的基层法院,或合同履行地(即出借人所在地)法院。若双方曾约定管辖法院且合法有效,则按约定执行。
撰写起诉状
原被告信息:姓名、身份证号、联系方式、住址等
诉讼请求:明确要求偿还的本金、利息(如有约定)
事实与理由:简述借款时间、金额、还款约定及违约情况。
提交材料立案
携带起诉状(按被告人数提交副本)、证据材料(原件及复印件)、身份证明等,到管辖法院立案并缴纳诉讼费。法院审查通过后,将通知被告应诉。
庭审与判决
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后,双方需进行举证、质证和辩论。
若胜诉后对方仍不履行,可申请强制执行,查封/拍卖其财产。
其他注意事项:
诉讼时效:自知道权利受损之日起3年内起诉,超期可能丧失胜诉权。
费用承担:诉讼费由原告预缴,最终由败诉方承担。
替代方案:可考虑申请支付令(适用于债权债务关系明确且无争议的情况)或委托律师发送律师函施压。
关键法律依据: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188条明确诉讼时效为三年;申请强制执行需在判决生效后2年内提出。